“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真要命”——当牙齿出现小黑点或隐隐作痛时,很多人反应就是该补牙了。但面对五花八门的补牙材料和价格,到底该怎么选?今天就用接地气的方式,帮你理清关于补牙的那些事。
在正规口腔机构,单颗牙补牙费用通常在200-800元之间浮动。具体价格受三个因素影响:
1. 龋坏程度:浅龋补牙只需清理腐质后填充,而深龋可能涉及垫底保护牙髓,操作更复杂
2. 材料选择:常用的复合树脂(300-500元)比玻璃(200-300元)更美观耐用,而嵌体修复(800-2000元)适合大面积缺损
3. 机构定位:医院与高端诊所因设备、医生资历差异会有价格分层,社区门诊往往性价比更高
牙齿出现以下信号时,拖延只会让问题更:
• 吃冷热食物有短暂刺痛感(牙本质敏感)
• 牙齿表面出现黑色线条或凹坑(龋齿初期)
• 牙缝经常塞食物(邻面龋的征兆)
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隐藏龋齿需要通过X光片才能发现,这就是为什么医生建议定期口腔检查。
现在主流材料就三种,普通人记住这些特点就不会被忽悠:
1. 玻璃:适合儿童乳牙/牙龈萎缩的老年人,能缓慢释放氟化物防蛀,但耐磨性较差
2. 复合树脂:前牙和后牙都能用,颜色接近真牙,直接填充不用磨太多健康牙体
3. 嵌体修复:当缺损超过牙体1/3时考虑,像定制拼图一样契合,但需要两次就诊
很多人害怕看牙是因为未知,其实标准补牙流程并不复杂:
1. 医生会用小镜子检查,必要时拍片确认龋坏范围
2. 局部麻醉后(基本),用涡轮机去除黑色腐质
3. 消毒后分层填充材料,每层用蓝光固化
4. 后调整咬合,抛光让补牙区域光滑自然
全程约20-40分钟,现在很多机构配有动画讲解屏,过程中可以清楚看到操作进度。
刚补完牙的24小时要注意:
• 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(坚果、冰块等)
• 如果出现轻微敏感属正常现象,一般2-3天缓解
长期维护更关键:每天使用牙线清理邻面,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。有个冷知识:补牙材料也会老化,平均5-8年需要评估是否更换。
误区1:“补牙要磨很多好牙?”——现在微创技术提倡尽量保留健康牙体,只清除腐质
误区2:“小洞不用补?”——龋齿不会自愈,小洞不补可能发展成需要根管治疗的大洞
误区3:“补完牙就不会再蛀?”——补牙边缘仍可能发生继发龋,维护清洁很重要
后提醒:如果发现补牙材料脱落或明显磨损,别自己用网上买的修补剂处理,及时复诊才能避免二次伤害。牙齿健康就是在这些小细节里守护出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