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孩子突然喊牙疼,或者乳牙迟迟不掉影响恒牙生长——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的饮食健康和面部发育。作为家长,如何为孩子选择的口腔护理?儿童口腔科究竟有哪些家长必须了解的重点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清楚关于孩子牙齿的那些事。
很多家长认为"乳牙坏了不用治,反正会换牙",这个误区可能让孩子付出代价。儿童口腔结构与差异显著:乳牙牙釉质更薄,龋坏速度是的3倍;6-12岁混合牙列期需要监控恒牙萌出顺序;颌骨发育阶段的不良习惯(如口呼吸)可能造成面部变形。儿童口腔医生使用的器械尺寸更小,诊室环境会布置得轻松活泼,这些细节能显著降低孩子的治疗恐惧感。
奶瓶龋:夜间含奶瓶睡觉的幼儿,上门牙容易发生环状龋坏。建议1岁后戒除夜奶,喝完奶用纱布清洁牙龈。
双排牙:恒牙已萌出乳牙未脱落,需及时拔除滞留乳牙,避免恒牙移位。
窝沟封闭:6-8岁恒磨牙完全萌出后,用流动树脂封闭牙齿沟壑,能降低60%蛀牙概率。整个过程,孩子配合度极高。
3-6岁儿童接触牙科容易紧张,建议选择上午时段就诊(孩子精神状态较好),提前用绘本讲解诊疗过程,比如《牙齿大街的新鲜事》这类趣味读物。现在多数儿童口腔科采用"tell-show-do"沟通模式:先用玩偶演示器械功能,让孩子触摸口镜等工具,后才开始实际操作。对于极度恐惧的孩子,部分机构镇静服务,但需经评估后使用。
• 出牙期:用硅胶指套牙刷牙龈
• 2岁以上:豌豆大小含氟牙膏,每天刷牙2次(家长需帮补刷)
• 牙线使用:当两颗牙齿相邻时就要开始,预防邻面龋
• 饮食注意:控制高频进食(牙齿每天接触食物好不超过5次),果汁建议一次性喝完而非小口啜饮
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尽快预约儿童口腔专科:牙龈出血超过3天、牙齿出现白垩色斑块(脱矿早期)、睡觉持续磨牙、牙齿外伤断裂(保存断牙置于牛奶中携带就诊)。特别提醒,12岁前不建议做牙齿美白,未成年人的牙髓腔较大,容易引发不可逆损伤。
定期口腔检查就像孩子的身高体重监测一样重要。建议每3-6个月进行涂氟,医生能同时评估颌骨发育状况。记住,投资孩子的口腔健康,就是在为他们储备一辈子的自信资本——毕竟,没有什么比健康自然的笑容更珍贵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