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洁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怕痛”“没必要”“听说会伤牙齿”。但作为一名在医美行业工作多年的从业者,我常常遇到顾客因为长期忽视洁牙,导致牙龈出血、口臭甚牙齿松动的情况。今天,我们就来洁牙这件事,帮你澄清误解,了解它真正的意义。
很多人以为洁牙只是把牙齿表面的污渍洗干净,其实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。每天刷牙再认真,也难免会有死角残留食物残渣,这些残渣和口腔细菌混合,慢慢形成牙菌斑。牙菌斑如果长时间不清理,就会钙化成牙结石,像水泥一样牢牢黏在牙齿上,普通刷牙根本无法清除。
牙结石不仅会让牙齿发黄、口臭,更是牙龈炎和牙周病的罪魁祸首。洁牙就是用器械清除这些牙结石和菌斑,相当于给牙齿做一次“深度大扫除”。
误解一:洁牙会让牙缝变大?
这是常见的误区。其实洁牙后觉得牙缝变大,是因为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位置被清理干净了。牙结石堆积时挤压牙龈导致萎缩,清除后自然会露出原本的缝隙。这不是洁牙的错,恰恰说明你早就该洗牙了。
误解二:洁牙会损伤牙釉质?
正规的超声波洁牙设备通过高频震动击碎牙结石,接触牙齿的是光滑的工作尖,并不会刮伤牙面。就像敲碎鸡蛋壳时,鸡蛋本身不会受损一样。
误解三: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洁牙?
再好的牙刷也清洁不到牙龈沟和牙缝深处。数据显示,即使坚持用巴氏刷牙法,也只能清除60%的牙菌斑。剩下的40%会在角落悄悄形成结石。
1. 牙龈经常出血的人:这不是“上火”,而是牙龈炎的信号;
2. 长期喝茶/咖啡/吸烟者:色素沉积更快,容易形成结石;
3. 戴牙套的人:矫正器周围更容易藏污纳垢;
4. 备孕女性: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问题,建议提前做好口腔护理。
正规机构的洁牙通常包含四个步骤:
1. 口腔检查:医生会先用探针检查每颗牙齿的状况;
2. 超声波洁治:用高频震动的工作头去除大块牙结石;
3. 喷砂抛光:细砂颗粒冲洗掉色素沉淀,让牙面更光滑;
4. 牙周护理:根据需要涂抹药物或氟化物保护剂。
整个过程大约40分钟,健康牙齿只有轻微酸胀感。如果结石或牙龈敏感,可以选择分次洁治或表面麻醉。
刚洁完牙的1-2天,建议避免冷热刺激食物,使用感牙膏。有些人会出现短暂牙齿敏感,这是牙根暴露后的正常反应,一般3-5天就会消失。重要的是保持正确刷牙习惯,配合牙线清理牙缝。
牙菌斑从形成到钙化成结石需要12-16周。每年1-2次洁牙能有效阻断这个进程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,牙齿也需要维护。数据显示,定期洁牙人群的牙齿脱落率比从不洁牙者低70%。
后提醒:街边几十元的“快速洁牙”很可能只是简单清除表面色素,真正需要处理的龈下结石反而被忽略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才能确保洁牙的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