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牙医建议每年洗牙1-2次时,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:每天早晚刷牙还不够吗?其实刷牙和洗牙就像日常打扫和年终大扫除的区别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那些医生没时间详细解释的洁牙常识。
即便用电动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,也只能清除60%左右的牙菌斑。那些藏在牙缝、牙龈边缘的顽固分子,会在72小时内钙化成牙结石。就像热水壶里的水垢,普通刷牙根本奈何不了它们。洗牙时「滋滋」的超声波,正是专门对付这些硬化沉积物的利器。
刷牙出血不是「上火」,而是牙龈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当牙结石堆积刺激牙龈时,牙龈炎发生率高达90%以上。及时洗牙能消除这种慢性刺激,很多人发现治疗后出血问题自然消失。记住:健康的牙龈在刷牙时是不会出血的。
口腔细菌产生的会进入循环。有研究表明,牙周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常人高25%。孕期牙龈问题更可能引发早产。定期洗牙维护口腔清洁,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保护全身健康。
「洗牙会让牙缝变大」——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反而能阻止进一步恶化。「洗牙伤牙釉质」——正规操作只针对牙结石,超声头在釉质表面是滑动状态。「牙齿会变敏感」——短期敏感是因为暴露了长期被结石覆盖的牙根,1-2周会自行缓解。
吸烟者、糖尿病患者每3-4个月就需要洗牙;戴牙套的朋友每次复诊都可请医生评估;孕期4-6个月是佳洁牙期。普通人每年1-2次即可,但如果有牙龈红肿、持续口臭等情况,应该及时就医检查。
提前告知医生全身健康状况,特别是心脏问题和凝血功能;避免经期进行治疗;过程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全程;洁牙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染色食物;接下来几天建议使用感牙膏。
与其纠结「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」,不如把它当作给牙齿做年度体检。花30分钟预防可能省下未来数万元的治疗费用,这笔健康投资怎么看都划算。下次见到牙医建议洗牙时,希望你能更从容地点头答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