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经常刷牙出血?牙龈红肿、口臭难消?这些看似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发病率高达80%以上,却常被忽视。本文将用直白的语言,告诉你如何识别、预防和应对牙周病。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(牙龈、牙槽骨等)的慢性炎症。简单来说,就是细菌在牙齿周围搞。初期表现为牙龈炎,仅影响牙龈组织;若未及时干预,可能发展为牙周炎,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1. 刷牙时牙龈出血,尤其吃苹果时留下血印
2. 牙龈颜色变深红或紫红,质地变软
3. 口腔异味持续存在,漱口难以消除
4. 牙齿间出现缝隙,吃东西容易塞牙
5. 牙齿敏感冷热刺激,甚轻微松动
主要凶手是牙菌斑——那些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团。若不及时清除,它们会硬化成牙结石,刺激牙龈发炎。以下因素会加大风险:
- 吸烟: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牙龈组织
- 激素变化:孕妇、青春期人群更易患病
- 糖尿病:血糖控制不佳者患病风险增加
- 遗传因素:部分人群天生抵抗力较弱
步:正确刷牙
使用软毛牙刷,呈45度角清洁牙龈沟,每天少2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。别忘记用牙线清理牙缝,这是牙刷够不到的盲区。
第二步:定期洗牙
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洁治。洗牙不仅能清除牙结石,还能让医生检查口腔状况。记住:洗牙不会损伤牙齿,反而能预防更的问题。
第三步:改善生活习惯
戒烟限酒,控制血糖,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。缺牙者要及时修复,避免剩余牙齿负担过重。
第四步:及时就医
发现牙龈出血持续1周以上,就要去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轻中度牙周病可通过龈下刮治等治疗控制,重度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。
Q:治疗会不会很痛?
现代牙周治疗都会进行局部麻醉,过程中仅有轻微不适感。术后2-3天可能有些敏感,属于正常现象。
Q:治疗后牙齿会松动吗?
恰恰相反,治疗是阻止牙齿松动的关键。牙周炎导致的骨质流失是不可逆的,越早治疗越能保留更多牙齿支持组织。
Q:年轻人也会得牙周病吗?
近年来20-30岁患者明显增多,与不良口腔卫生习惯、压力大、饮食不规律等有关。年龄不是免疫力低下的借口。
网传的"盐水漱口治牙周病""牙膏疗法"都不靠谱。牙周病是慢性疾病,需要介入和长期维护。建议选择有口腔执业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,避免相信夸大宣传的美容诊所。
记住:预防胜于治疗。从今天开始认真刷牙,定期检查,让健康的牙龈陪伴您一生。如果发现文中提到的任何症状,请及时牙周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