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牙齿疼到夜不能寐时,很多人会听到医生建议“做根管治疗”。这个词听起来有些吓人,但其实是拯救天然牙的关键手段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帮你弄懂它的全过程。
牙齿内部的牙髓一旦感染或坏死,细菌会向牙根蔓延,引发剧烈疼痛甚囊肿。这时候单纯的补牙已经无效,根管治疗能清除感染组织,相当于给牙齿做一次“内部大扫除”。数据显示,超过90%的根管治疗牙能正常使用8-10年,比直接拔牙后再镶牙更划算。
很多人担心“钻牙”的恐怖体验,其实现在技术早已升级。首先医生会注射麻药,在状态下开髓清理,用比头发丝还细的器械疏通根管。接着用药物消毒,后用生物相容材料严密充填。整个过程通常需要1-3次就诊,复杂病例可能增加次数,但每次操作时间比拔智齿短得多。
做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就像去除了神经的树干,虽然失去感知能力,但外层硬组织依然坚固。建议后续加装牙冠保护,避免咬硬物崩裂。临床观察发现,规范操作+良好维护的患牙,使用寿命与天然牙几乎无异。
现代麻醉技术下,治疗过程几乎无感。术后可能有2-3天轻微胀痛,属于正常炎症反应,按医嘱服用药即可缓解。比起忍痛不治导致感染扩散,早治疗反而能减少痛苦。记住:持续的牙髓炎疼痛强度,远超治疗本身的不适。
这些信号别忽视:冷热刺激痛持续1分钟以上、自发夜间痛、牙龈鼓包、牙齿变色。但有些慢染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定期口腔检查才是关键。通过X光片和活力测试,医生能判断牙髓状态。
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,主要取决于牙齿位置(前牙操作简单,磨牙根管复杂)、是否使用显微镜辅助、填充材料选择等。正规机构会明确告知收费明细,警惕远低于市场价的“陷阱”。
24小时内避免患侧咀嚼,暂别火锅等烫食;刷牙时轻柔清洁治疗区;出现异常肿痛及时复诊。重要的是:治疗后牙齿虽不疼了,但仍需每年检查一次,预防牙根周围潜在问题。
有人说“根管治疗会导致生病”,这纯属谣言。规范的根管操作能消除感染源,反而降低全身炎症风险。还有传言说“必须杀神经”,实际医生会优先尝试保留活髓,只有不可逆炎症才需去除牙髓。
查看机构的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确认医生具备口腔内科或牙体牙髓病学背景。治疗前要求查看灭菌包装的器械,操作中使用橡皮障隔离的机构更值得信赖。记住:技术比装修更重要。
当牙痛突然发作时,及时就医比搜索偏方更靠谱。与其恐惧治疗,不如了解它如何帮你保住牙齿——毕竟再好的假牙,也比不上原装的好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