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某天喝冰水突然牙疼,对着镜子一看,牙齿上有个小黑点。这很可能就是龋齿的信号。龋齿俗称"虫牙",但别被名字骗了——它其实是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的酸,慢慢腐蚀牙齿的结果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这个小黑点可能会发展成大问题。
刚开始龋齿可能不疼不痒,但放任不管的话,细菌会逐渐深入牙齿内部。先是外层的牙釉质,接着侵蚀较软的牙本质,后可能伤及牙髓。到那时就不是简单的填充能解决的了,可能需要根管治疗甚拔牙。更麻烦的是,一颗牙的问题可能影响周边牙齿,治起来既费时又费钱。
很多人拖到牙疼得受不了才去看医生,这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佳治疗时机。早期龋齿治疗简单、花费少,拖延只会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。
现在的龋齿填充早已不是老一辈记忆中的"钻牙"那么可怕。首先医生会检查确认龋坏程度,然后去除腐烂的牙体组织。这个过程通常会使用局部麻醉,基本不会有痛感。
清理干净后,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。目前常用的有复合树脂、玻璃等,这些材料不仅结实耐用,还能做到与牙齿颜色几乎一致,完全不影响美观。整个填充过程通常30-60分钟就能完成,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快得多。
常见的复合树脂填充色泽自然,特别适合前牙或可见部位的修复。它的耐磨性不错,使用寿命一般在5年以上。玻璃材料则有一定释放氟的功能,对预防继发龋有帮助,特别适合儿童或易患龋人群。
具体选择哪种材料,医生会根据龋齿位置、患者年龄、咬合情况等因素综合建议。价格方面,不同材料确实有差异,但整体来说都比拖延治疗导致后续更复杂治疗要划算得多。
刚填充完的2小时内好不要吃东西,24小时内避免用该侧牙齿咬硬物。有些人在填充后几天会对冷热敏感,这通常是正常现象,一般1-2周就会消失。
要想让填充物用得久,日常护理很重要:每天少刷牙两次,使用含氟牙膏;学会正确使用牙线;减少高糖饮食;定期检查牙齿。记住,填充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,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新龋齿产生。
很多人以为"不疼就不用治",其实龋齿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。"小黑点"阶段是佳治疗时机。也有患者担心"填充会伤牙",实际上现代技术尽可能保留健康牙体组织,去除的只是已经损坏的部分。
还有人觉得"补过的牙不会再坏",其实填充物边缘仍可能发生继发龋。所以定期复查很重要,医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小问题。
预防龋齿其实很简单: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;合理使用牙线或间隙刷;控制甜食摄入频率;定期口腔检查。对于儿童,窝沟封闭是的防龋措施;成年人则可以选择涂氟。
牙齿健康关系到全身健康和生活质量。别等牙疼才想起看牙医,定期检查才能防患于未然。记住,早期治疗不仅省时省钱,还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