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突然疼得睡不着觉?喝凉水像触电一样难受?这些症状很可能来自牙体或牙髓的病变。牙体牙髓病是口腔常见问题,但很多人因为害怕治疗或误以为“忍忍就好”,反而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讲讲这种病的治疗关键。
简单来说,牙体指的是牙齿硬组织(牙釉质、牙本质等),牙髓则是牙齿内部的“神经血管房”。当蛀牙太深、牙齿裂缝或外伤导致细菌侵入牙髓,就会引发剧烈疼痛,甚引起根尖脓肿。早期可能只是冷热敏感,后期连晚上都会疼到咬不了东西。
1. 补牙:适用于浅层蛀牙未伤及牙髓的情况。医生会清除腐质后用树脂材料填充,整个过程30分钟左右,和平时洗牙差不多轻松。
2. 根管治疗:当牙髓发炎或坏死时,需要清除感染的牙髓,消毒后填充根管。现在有显微根管技术,能更保留患牙。
3. 嵌体/全冠修复:缺损的牙齿做完根管后,可能需要做个“牙套”保护起来,避免牙齿劈裂。
很多人听到“钻牙”“抽神经”就害怕,其实现在技术早升级了:
• 麻醉后基本,甚打麻药都有表面麻醉膏先行止痛
• 橡皮障隔离技术让治疗更,不用担心呛水
• 显微设备让操作更,健康牙体组织损失更少
× “牙疼吃药就行” → 抗生素只能暂时压住炎症,不处理根源会反复发作
× “不疼就不用治” → 牙髓坏死后期可能不疼,但骨头已被悄悄
× “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活不久” → 规范治疗+及时修复,用十年以上很常见
•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变脆,避免啃硬骨头、开瓶盖
• 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线,预防邻牙再出问题
• 每年拍片复查一次,观察根尖情况
浅龋补牙只要几百元,拖到需要根管治疗可能花费数千,如果终拔牙种牙更是不小的开支。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,尤其是有过蛀牙史的人。别等疼得受不了才找医生,那会儿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翻倍。
牙齿问题没有“自愈”一说,治疗才是真正省钱的方案。下次发现牙齿有黑线、敏感或隐痛时,记得尽早约个口腔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