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咬下一口冰淇淋突然感到牙齿刺痛,或是照镜子发现牙齿上有小黑点时,很可能已经遇上龋齿了。作为常见的牙齿问题之一,龋齿填充(俗称补牙)是牙科门诊中基础的治疗项目。这篇通俗易懂的指南将带你了解整个补牙过程,消除你对治疗的未知恐惧。
那颗小黑点可不是简单的牙齿染色。当细菌突破牙釉质后,每过都在向牙髓深处侵蚀。初期可能只是冷热敏感,发展到后期会出现自发剧痛、夜间痛甚面部肿胀。更麻烦的是,相邻牙齿会被连累形成"虫牙串",原本几百块的补牙费用可能升级为需要上万元的根管治疗或种植牙。
现在主流的有三种材料:银汞合金呈属色但坚固耐用;玻璃能释放氟化物预防继发龋;树脂材料颜色接近真牙但价格稍高。具体选择要考虑龋洞位置、大小以及你的预算。比如后磨牙推荐强度高的材料,前牙则优先考虑美观性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建议。
躺在牙椅上的紧张感很多人都懂。其实现代麻醉技术已经能做到全程,细如发丝的针头配合表面麻醉凝胶,注射时就像被蚊子轻轻叮一下。去腐过程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在可忍受范围内。整个操作通常30-60分钟就能完成,复杂情况也基本控制在2次就诊内解决。
刚补完的牙齿2小时内不要进食,24小时内避免啃硬物。有些患者会出现短暂敏感,一般1-2周会自行消失。要特别提醒的是,即便补得再,如果还是不改掉吃夜宵不刷牙的习惯,补牙材料边缘很可能再次发生龋坏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早发现早处理。
从社区诊所到医院,单颗牙填充价格通常在200-800元区间。差价主要来自材料选择和医疗机构成本,并非越贵越好。建议选择有正规资质的医疗机构,那些打着"99元补牙"噱头的,很可能在后续治疗中追加费用,或者使用劣质材料。
后要提醒的是,龋齿填充虽然是小治疗,但医生的操作精度直接影响使用年限。找个耐心细致的医生,认真配合术后护理,这颗补过的牙齿还能陪你很多年。下次发现牙齿异常时,别再拖着不管了,早治疗少受罪才是明智之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