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的乳牙出现龋齿、地包天或牙齿不齐时,许多家长都会感到焦虑。儿童牙齿健康直接影响面部发育和恒牙生长,但治疗方式与有差异。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解答家长关心的实际问题。
不少家长认为"乳牙迟早要换,坏了不用管",这是常见误区。乳牙从6岁开始替换,后一颗要到12岁左右才脱落。如果过早缺失,可能导致邻牙倾斜、恒牙萌出困难。临床发现,乳牙龋坏的儿童,恒牙患龋概率比常人高3倍。
儿童补牙更注重舒适性和性。现在多数机构采用树脂玻璃材料,不含金属且释放氟化物。对于特别紧张的孩子,可以用仪表面麻醉,有些机构还配有动画片播放设备分散注意力。需要注意的是,3岁以下幼儿通常需要采用束缚治疗。
当龋坏波及牙神经时就需要干预。儿童根管治疗会比简单,因为乳牙根管系统较粗大。治疗后会安装预成冠保护牙齿,这种不锈钢小牙冠能用到换牙期。犹豫不决可能导致根尖炎症,影响下方恒牙胚发育。
建议4-5岁就开始干预。这个阶段骨骼可塑性较强,通过矫治器(如颌垫)就能改善。如果等到换牙后再矫正,可能面临拔牙或手术风险。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让孩子自然闭嘴,如果下牙包住上牙超过1/3,就需要评估。
这是恒牙从乳牙内侧萌出的常见现象。如果乳牙松动不明显,建议2周内拔除滞留乳牙。自己摇晃牙齿可能造成根尖残留,好由医生检查。据统计,约有30%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,多与饮食过于精细有关。
临床数据显示可降低60%以上的窝沟龋。佳处理时间是:乳磨牙3-4岁,恒磨牙6-7岁,第二恒磨牙11-13岁。这个操作就像给牙齿穿雨衣,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。需要注意的是,已经龋坏的牙齿不适合做。
建议初次就诊只做简单检查,熟悉环境。治疗前避免使用"钻头""打针"等敏感词,可以说"用小牙刷清洁牙齿"。现在有些儿童牙科采用Tell-Show-Do(讲解-演示-操作)模式,配合奖励贴纸,能有效降低恐惧感。
1. 出牙期就要开始清洁,1岁前用纱布擦拭,2岁起用儿童牙刷
2. 每天使用含氟牙膏(3岁以下米粒大小,3岁以上豌豆大小)
3. 每3-6个月做检查,发现白垩色斑块要特别警惕
记住,定期检查比治疗更重要。现在很多齿科儿童专属诊疗方案,建议选择有儿童行为管理资质的机构。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塞牙、避用某侧咀嚼,或者夜间磨牙,这些都可能是牙齿问题的早期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