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时总留下血印子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早期信号。作为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,牙周病在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90%,但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
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现淡粉色,质地坚韧像橘子皮。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当心了:刷牙时牙刷染上粉色;牙龈看起来红肿发亮;口气持续不佳;牙齿似乎变长了(其实是牙龈萎缩)。这些症状表明牙龈已经处于炎症状态,术语叫"牙龈炎",这是牙周病的初级阶段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当刷牙出血反而减少时,可能意味着炎症正在向深层组织发展。就像皮肤伤口结痂时不流血一样,牙龈的血管在长期炎症下会发生纤维化,这时候疾病已经进展到更的"牙周炎"阶段。
牙菌斑是引发牙周病的元凶。1毫克牙菌斑中含有约1亿个细菌,这些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会持续刺激牙龈。如果不及时清理,24小时后就会开始矿化形成牙结石,这时候单靠刷牙就无法清除了。
值得关注的是,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。研究显示,牙周炎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常人高25%,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难以控制。孕妇若患有牙周炎,早产风险会增加7倍。
早期的牙龈炎通过洁治(洗牙)和正确刷牙就能逆转。但发展到牙周炎就需要更系统的治疗:
1. 基础治疗: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,清除牙龈上下方的菌斑和结石。这个过程可能会有轻微不适,但现代牙科配备的表面麻醉凝胶能大大减轻不适感。
2. 手术治疗:针对深牙周袋可能需要进行牙龈翻瓣术,直观清理感染组织。现在有些机构采用激光辅助治疗,出血和不适感更少。
3. 维护期:治疗后每3-6个月需要复查维护,这就像汽车的定期保养,对长期关重要。
治疗后的家庭护理同样重要: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);牙线要像"拥抱"牙齿那样呈C型滑动;冲牙器可以辅助清理牙刷难以触及的区域。记住,再好的电动牙刷也比不上正确的使用方法。
对于吸烟人群要特别提醒:尼古丁会使牙龈血管收缩,掩盖出血症状,等发现问题时往往已到晚期。戒烟能让牙周治疗事半功倍。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事实是牙结石已经占据了健康牙龈的位置,清除后暴露出的是本就存在的牙缝。
"牙龈出血怕刷牙"——恰好相反,炎症期更需要温和持续地清洁,可选择含氯己定的牙膏辅助。
"老了都会掉牙"——这是错误观念。只要维护得当,牙齿可以陪伴终身。北欧70岁人群平均保留21颗真牙,远高于我国水平。
当你发现牙龈问题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口腔科或牙周专科就诊。记住,牙周治疗就像救火,越早干预,保留的牙齿就越多。定期口腔检查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健康习惯,毕竟,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