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带孩子去看牙医,是不是总有一堆问题想却不知从何问起?作为从业10年的儿童口腔医生,我整理了家长常困惑的5个问题,用通俗的方式为您解答。
"反正要换牙,何必花钱补?"这个观念耽误了很多孩子。上周接诊的6岁男孩,就因为乳牙龋坏导致恒牙胚发育畸形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生长,过早缺失还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。建议发现黑点就要检查,别等孩子喊疼才就医。
上周有位妈妈带着8岁女儿来,孩子只是门牙有点歪,结果检查发现存在下颌发育不足的问题。一般来说,7-8岁需要做正畸评估,但具体治疗时机要因人而异。地包天这类问题更要抓住3-5岁的黄金期,晚了可能就要手术矫正。
记得有个小患者,5岁时发现反颌,经过半年矫正就了正常咬合。她妈妈说:"幸亏发现得早,要不然长大得多遭罪。"
去年给200多个孩子做过窝沟封闭,有效预防率达到90%以上。特别是6-7岁萌出的恒磨牙,容易发生龋坏。操作就像给牙齿穿雨衣,不磨牙、不打麻药,孩子配合的话10分钟就能完成。
门诊常见家长花大价钱买电动牙刷,结果孩子根本不用。其实手动牙刷只要掌握巴氏刷牙法,一样好。关键是要帮孩子建立刷牙习惯,建议3岁以下由家长帮忙,学龄儿童也要定期检查是否刷干净。
有个小技巧:给孩子准备沙漏计时,或者播放他们喜欢的儿歌,都能让刷牙变得有趣。
上周有个4岁小朋友,次看牙哭得。我们让他先熟悉环境,玩玩牙椅,第二次就能配合治疗了。建议就诊不要急着治疗,可以先做口腔检查,让孩子建立信任感。现在很多儿童口腔科都设有亲子等待区,环境布置得像游乐场,能有效缓解焦虑。
记住,家长的紧张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孩子。有个爸爸每次带孩子看牙都满头大汗,结果孩子比他还要紧张。
建议每3-6个月带孩子做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。很多问题早期干预,更好花费也更少。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护牙意识,这比任何治疗都重要。
下次带孩子看牙前,不妨先和他们看看牙齿科普绘本,或者玩牙医扮演游戏。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孩子将受益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