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被牙疼惊醒,含冰水能暂时缓解,但第二天照常吃饭——这种经历很多人都有过。事实上,反复出现的牙疼往往是牙体牙髓病的警报。作为口腔常见疾病,它一开始可能只是个小黑点,若不及时处理,终可能导致整颗牙"报废"。
阶段容易被忽略: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或褐色斑点,吃冷热食物时有短暂敏感。这个阶段牙釉质刚开始脱矿,及时进行涂氟或树脂渗透治疗,能有效阻断发展。
进入第二阶段,牙齿会出现明显龋洞,食物容易嵌塞,冷热刺激疼痛持续十几秒。此时细菌已经突破牙本质,但牙髓还有自我修复可能。采用微创去腐+生物陶瓷材料充填,能保留更多健康牙体。
的是第三阶段:自发性的夜间剧痛、咀嚼时不敢用力,甚面部肿胀。这说明牙髓已经坏死,细菌通过根尖孔扩散到牙槽骨。这种情况需要做完善的根管治疗,必要时配合根尖手术。
"杀神经后牙齿就死了"是常见误解。现代根管治疗会保留牙根,用生物相容性材料严密充填,治疗后牙齿仍能正常使用多年。优质修复体配合良好口腔习惯,使用寿命甚可达10-15年。
还有人认为"补牙材料越贵越好"。实际上,前牙区推荐美观的树脂材料,后磨牙区则需要耐磨的玻璃水门汀,医生会根据缺损位置和大小选择适合的材料。
危险的误区是"不疼就不用治"。牙髓神经坏死後,疼痛感反而会消失,但感染仍在扩散。临床上很多患者就诊时,牙龈已经出现瘘管,治疗难度大大增加。
道防线是正确刷牙:建议使用含氟牙膏,采用巴氏刷牙法,尤其注意清洁牙龈沟。电动牙刷的声波震动能更有效清除邻面菌斑。
第二道防线是善用牙线: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清理牙缝,这是普通牙刷无法触及的"盲区"。对牙缝较大的人群,牙间隙刷清洁更好。
第三道防线是定期检查:成年人每年应做一次口腔检查,儿童每半年一次。的染色检查能发现早期脱矿,拍片可以检出邻面龋。
后是饮食控制:减少碳酸饮料、酸性水果的摄入频率,食用后及时用清水漱口。咀嚼无糖口香糖能刺激唾液分泌,帮助再矿化。
完成治疗不等于一劳永逸。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建议做全冠保护,避免劈裂。每3-6个月要复查X光,观察根尖周愈合情况。出现咬合不适或牙龈肿痛要及时复诊。
对于缺损的患牙,现在有更优的选择:瓷嵌体修复能保留更多健康牙体,CAD/CAM技术可实现当天完成。但无论哪种修复方式,日常维护才是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。
记住:牙体牙髓病的治疗越早开始,花费越少越好。下次发现牙齿颜色改变或敏感时,别等疼痛加剧,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才是明智之举。